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问“宅”为何物

最近看了两部电视剧,一部是《士兵突击》,另外一部是《我们俩的婚姻》。

大约一年多以前,《士兵突击》热播,各种媒体都在讨论许三多。当时丝毫没有想看这部戏的念头,因为本人对国产军旅题材电视剧没有任何信心。在我看来,影视作品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一点就是它的画面效果。但是,国产电视剧大多粗制滥造,且不说效果,就连场景的真实感都极为欠缺,在此之中又以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为甚。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往往涉及大量的军事装备和战斗场景,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便成了所有国产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软肋和“硬伤”。较之于《兄弟连》这类好莱坞大制作的震撼效果,看国产片就像是看卡通片,很难让成年观众投入到剧作的情节中去。在这一点上,《士兵突击》也不例外。但这个片子从小人物出发,以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代替以往的宏大叙事,在许三多和成才不同性格的对比发展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成功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收获了大家的许多感动。一时之间,在各类即时通讯工具和大大小小的论坛上冒出了一大片以电视海报和“不抛弃,不放弃”为内容的“个性签名”。可以说,《士兵突击》的成功就在于它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一个另类的军旅。

《我们俩的婚姻》吸引我的则是它对婚姻的深入认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在“三从四德”的年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女子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因此也就没有离婚这样的问题,而婆媳关系也往往是由婆婆主导。时至今日,广大女性撑起了半边天,追求爱情和价值成了她们共同的呼声。但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难道真的比过往那些没有爱情的婚姻维持得更为长久吗?由年轻强势的媳妇主导的婆媳关系难道就更文明吗?胡丽说的好,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结婚之后,两人之间的恋人关系转化为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并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更准确的说它应该是一种家庭关系。婚前,男女可以凭一时之好恶或聚或散;但在婚后,任何一方都不可以以爱情为理由随意撤销婚姻。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但爱情也不是婚姻的全部。爱一个人,也应该爱对方的家人,对女性而言,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婆婆。

没事整天窝在家里看些无聊的电视剧,估计有同志要批评我“宅”了。没办法,偶确实就是酱紫滴。


标签: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匆匆一生,要遗忘多少容颜

在网络相册里存了一些照片,有自己的,也有各位同学和朋友的。闲来无事,粗粗地翻了一遍,感慨却是不少。

照片中最早一张是在老家公园里拍的,我站在中间,两位美女分立左右,颇有点左右逢源的意思。当时的花姐气概十足,眉宇之间英气逼人,虽然我的眼睛里流露出难以掩盖的稚气,但青春年少的清纯却也扑面而来。那是我第一次到地院看阿姐,后来还去过几次。有一回,我们在十一期间还傻乎乎地去爬了麻姑山。尽管只是在山间小路走了一遭,甚至没有去瞻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 “麻姑仙壇记”,但山林中分食甜柚和小店里饥餐炒粉的景象现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可惜那天没有带相机,没能留下任何物理的印记。另外一位女生是我们高中的同学ZQ,和阿姐、WS两位相处得非常好,三人以姐妹相称。班上同学从她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简称“吴倩莲”。 或许是因为极度缺乏姐姐的关爱,当时我异想天开地要认她们三个做姐姐,还煞有介事地送了见面礼。大学毕业后,阿姐去了广东,WS在上海,ZQ据说也在广东某地,曾经在中洲船头携手当风的三个好朋友都已经离开了家乡小镇,振翅纷飞。三人如今都已罗敷有夫,各有家事。现在,我也离开了老家,飘落到了异地他乡,这些变化,除了保持着稳定联系的阿姐, WS和ZQ可能根本不知道。

照片中最多的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拍的,有寝室“全家福”、本科毕业合影、研究生毕业合影以及一些和师弟师妹在一起是的照片。虽说离开学校方才一年有余,但在把同学们的影像和姓名一一对应时却发现,很多人看起来非常熟悉,但名字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其中不乏交往频繁,交情深厚的同学。在打电话请LLY帮我一道回忆这些人物的时候,她莫名惊诧,甚至顾不得在公共场合的形象,很大声地问,“你怎么连这些人都忘记了,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的老公叫什么?天啊,以前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一窜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向我发射了过来。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也不知道怎么向那些同学和朋友交代。或许,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我作为一只猪的事实正在逐渐明朗。

照片中的熟悉面容鲜活动人,少年时的痴狂往事宛如昨日,曾经的故事正从大家的记忆里渐渐淡去,无可挽回。


标签: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推出”推荐阅读“专栏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书看报让我极度痴迷。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从本家一位堂叔那里找到了很多诸如《杨家将》、《小将呼延庆》之类的白话小说,也管不了那些不认识的字词,囫囵吞枣地看了起来,却也颇为起劲。后来借了同学的一本《窦尔敦传奇》(隐约是这个书名),忍不住在课堂上看了起来,结果被老师抓了个正着。还好上的是语文课,而我的语文成绩又一贯很好。老师很有耐心的引导我,“你看小说是看情节呢还是为了学习一些好的词句和描写呢?”虽然我当时不知道注重情节和学习词句有什么不一样,但听老师的意思好像是“学习词句和描写”要好一点,于是就回答了老师是“学习词句和描写”。老师这个回答很是满意,在教育我要注意安排课外阅读和课堂学习的时间之后,她老人家把小说还给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小说,也是第一次被老师抓现行。到以后上初中、高中及至大学,我还是不断地在课堂上看小说,但随着技巧的不断提高,被老师逮住的次数越来越少。

小学那会主要看的主要是章回体的历史小说,附带一些童话和民间故事。到了初中,便对武侠小说越来越感兴趣。邻桌有一个女生,她哥哥经常会租一些小说回家看,于是她也经常会带一两册到班上看看。知道我喜欢,她也经常会把小说揭给我看,但经常是没等我看完,她哥哥就要拿书去还了,结果我看得都是有头没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在那段阅读来源有限的时间里,即便都是“残本”,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那个女同学叫“小芸”,名字很漂亮。上了高中,家里在经济上放的比较松,我手头有了有限的一点闲钱。于是我便跑遍了整个小镇,从老街、一中到文化宫,几乎熟识了全部的租书摊点。看的书也开始有了选择性。刚开始时金庸、古龙和卧龙生,后来也看萧逸、柳残阳、温瑞安和云中岳,到黄易之后就基本上无书可看了。高一一个学年下来,书摊上的基本上看完了,而我的学习成绩也基本上见底了。除了语文这个传统优势科目之外,诸如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倒着数已经开始进入前列了。这种阅读数量和学习成绩负相关的现象或许就是阅读是重“情节”还是重“词句”的区别所在。

大学里开始接触网络,对小说的兴趣逐渐被电影所取代。待在网吧,电影一看就是三五个小时成了常态。这种“牛饮”式的欣赏也让片源和书源一样最终陷入了枯竭,这同时也让我向看小说回归,开始了“从起点开始,以穿越为主”的阅读新时代。

不得不承认,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快餐文化”。如果把网络小说比作吃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口感不错,但营养却是绝对没有。“修真者”打一拳就像一个原子弹爆炸,人一死基本上就“穿越”,情节雷同不说,想像也不着边际,让人头晕。因此,本人对网络小说的结论是,看一本两本尚可,多了就让人大倒胃口。当然,网络文化同时也是“草根文化”,“草根作家”里也不乏牛人,他们码出来的一些文字也算得上文笔流畅,结构精巧,气势不俗。尽管这些牛人的小说看起来还行,但其“营养价值”却也不高,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要推荐的不是网络小说。我要推荐的是小楼同学推荐给我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作者林达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对美国的政治体制(主要是“民主”制度)作出的介绍。小楼读过之后曾感言,他对林达的“景仰从心里散发到每一个毛孔”。我相信,这种敬佩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出自对美国政治体系设计之精巧和美国社会维护民众权益之坚决果敢的叹服。无论从文句还是从内容来看,《历史深处的忧虑》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社会的透亮窗口,也为我们了解我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打开本博客左下角的“推荐阅读”栏目,迷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版本。需要说明的是,该书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电子版本请勿用于牟利。



标签: